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專題探究計劃書

專題探究計劃書
A: 學生姓名
1: 陳瀚高(組長)
2: 袁沅
3: 吳小鵬
4: 陳詩潔
5. 利樂敏


B: 題目:香港近代街頭小食


C: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
今日香港
全球化
個人成長


D: 背景資料、相關概念和知識:香港街頭小吃的發展源遠流長,小食日新月異,從十九世紀開始,香港已開始有路邊攤檔,它們都是為了維持生計以及照顧社會低下層人士的飲食所需而出現的,至於街邊小吃攤檔則在1950至60年代初發展最為蓬勃,售賣的小吃種類繁多而且價格廉宜,因而深受歡迎,後因衛生問題被政府逐步驅除,這些路邊攤檔遂開始進入店舖內維持經營,雖然不再在路邊「推車仔」,但所出售的食物仍是街頭所售的小吃,因此極受歡迎。

香港街頭小吃的種類很多,例如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生菜魚肉湯、魚蛋、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鬚、串燒等等都屬此類,它們大多以紙袋或發泡膠盒盛載,而以竹簽或膠匙食用,即買即食,沒有任何餐桌等設備。從香港街頭小吃的特色與發展,可見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香港人除了平日生活節奏快捷、工作速度快以外,在飲食方面亦可顯出港人講求快速的心態,不但吃的要快速,連製作食物的也要快速,才能在社會生存,街頭小吃恰好顯示出這個特點。據《蘋果日報》於2002年8月8日的一篇報道所示,香港人每天便吃掉 55 噸,約 375 萬粒的魚蛋,數量驚人,足見香港人對街頭小吃的熱愛。(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E: 探究目的:探究香港人的飲食文化


F: 焦點問題:
1.了解香港人為甚麼對小食情有獨鍾?
2. 街頭小食與香港人的生活有甚麼密切的關係?
3.街頭小食與香港社會有甚麼密切的關係?
4.最受歡迎的小食是甚麼?
5.香港人飲食文化的變遷


H: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 (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
a) 4月10日 搜集資料
b) 4月20日 整理資料
c) 4月25日 分析資料

I: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民以食為天,香港是一個繁忙的都市,好多香港人往往會因為工作而不定時吃飯,我們想知道時至今日,為甚麼小食在香港還是很受歡迎?同時,我們亦會探究小食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

J: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